close

愛台灣從吃米開始,你今天吃米了嗎??吃米愛台灣?米食製品 少見在地米

記者蔡孟尚/專題報導

「吃米愛台灣!」口號,最近很流行。

農委會推動「提振國產米食」計畫,希望國人每人每天多吃一口飯,好讓國內五千六百公頃農田免於休耕命運,馬英九總統也在五月舉辦的全國糧食安全會議中大聲疾呼:「多吃一口飯」,還說要請各縣市多辦活動推廣米粉、粄條等多元米食,但看在專家學者和米食業者眼中,這種政策思維和市場現況有很大差距,因為大多數的米食加工製品中可能連一粒台灣米都沒有。

「一台斤糯米至少三十五元,一台斤湯圓卻只賣十二元,會有人做這種賠本生意嗎?」新竹縣客家米食中心創辦人黃崇盛說,現在很多米粉工廠裡看不到一台磨米機、粄條工廠裡也是,那這些米粉、粄條是怎麼做出來的?消費者可能不知道,但農委會官員絕對不可能不知道。

學者:成本考量 多進口

中華大學餐旅管理學系主任陳淑莉也說,基於成本考量和強化口感,目前台灣的米食加工品的確很多使用進口米穀粉或修飾澱粉,就算是用於鮮食的米也有不少是從日本或美國進口,台灣米的空間被擠壓得很厲害。

馬總統在全國糧食安全會議中說,每人每天多吃一口約三公克的米飯,一年就要消耗一公斤的米,全台二千三百萬人就要多消耗二點三公噸米,可讓五千六百公頃農地復耕,產值加上周邊效益可達十三億元。

他並得意地說,他當選總統前,國內休耕農地高達二十二萬公頃,上任後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活化了五千五百公頃,但這還不夠,希望國人每天每人多吃一口飯,協助農地活化來幫助農民。

馬總統在會中,還開心品嘗了用百分之八十五米穀粉烘焙的米麵包,大力推廣這項新興米食產品﹔但米食業者懷疑,這些米穀粉可能不是用台灣米去磨的,吃這種米麵包,可能幫不到台灣的農民。

黃崇盛說,目前台灣飲食文化已經相當多元,米食和麵食的攝取都很便利,米粉、米苔目、湯圓、蘿蔔糕、粄條、碗粿等,不必靠多吃一口飯就吃進很多米食,但問題是這些米食製品現在大多用米穀粉製作,而且這些不是用台灣米當原料的米食加工製品因為大量生產,加入其他食品添加物的比例很高,保存期限比用在地米手工製作的傳統製品長很多,「這對消費者而言恐怕也不是好事!」

縣府:主流米食 幾淪陷

新竹縣政府農業處長范國銓也證實,米食製品工業化量產的結果,就是業者為了追求利潤極大化,就會盡量降低原料成本,尤其是米粉、粄條這些主流米食產品幾乎都已經「淪陷」,但縣內還是有些傳統業者堅持手工製作,雖然價格比上述大量生產的要貴上一倍,但識貨的內行人很多,幾乎都是當天做的就當天賣光光。

新竹縣議員郭遠彰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建議縣政府在不久後要舉辦的國際客家粄條節活動中,要對業者使用的粄條原料嚴格把關,就算不能硬性規定限制使用在地米製作粄條,也要對使用台灣米製作粄條的參賽者給予獎勵。

中華大學餐旅管理學系主任陳淑莉說,不只是吃飯,壽司、粽子、米糕、飯糰這些可以吃到完整顆粒米飯的鮮食,政府鼓勵民眾多吃也可以增加稻米消耗量,只是現在國內也有不少進口米,民眾多吃飯是否真的幫到國內稻農,政府可能要進一步分析才能確認。

陳淑莉強調,在加工米食製品部分,如果政府可以適度鼓勵業者「愛用國貨」,或多舉辦用在地米當原料、以手工方式製作傳統米食製品的推廣促銷活動,相信對稻農和堅持使用台灣米當原料的業者,都會有不小的幫助。

農委會在「多吃一口飯」的政策效益中,還把近幾年流行的「食物里程」也評估進去,認為台灣人吃台灣米可以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可說是從頭到尾「愛台灣!」

業者:用台灣米 應獎勵

黃崇盛說,那就應該鼓勵米食製品盡量用在地台灣米製作才對,不論是日常食用還是節慶、祭祀供品,其他米食加工製品的用米量絕對都比吃飯吃進去的多很多,獎勵願意使用台灣米當原料的米食加工業者,讓他們可以在流血低價競爭的市場上撐下去,才是對症下藥。

 

影片引自Youtube

新聞引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18/today-north5.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v8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