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休假時一個人宅在家
- 想換換口味不要再吃粥也不想吃麥片,可是又不想出門
- 在廚房裡晃呀晃的..突然看見一包東西
-
-
- 是媽媽平常泡來當點心喝的糙米麩
- 想說家裡煮的長泰米的糙米還不錯吃
- 這個應該也不錯喝吧??泡一杯喝喝看吧!
- 媽媽說以前的人沒有那麼多市售的食品加上經濟環境也不相同
- 小寶貝 ( 是說我啦
) 都是吃米湯跟米麩長大的
- 阿嬤在旁邊補充說:跟市面上的罐頭相比,米麩的營養更天然更好
- ( 阿嬤說罐頭都有很多添加物對身體很不好啦 )
- 孝順的我 ( 是狗腿吧
) 馬上各泡一杯孝敬兩位大美人 
-
- 阿嬤說以前的小孩都是這樣養大的
- 個個都白白胖胖&頭好壯壯,但是也講不清楚到底有什麼營養
- 上網查了一下,原來真的很營養耶
- 看來也很適合要減重的人唷!!
- 資料引述在後
-
-
-
- 標題:台灣好米 寶貝最愛
- 發佈日期:2011/9/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為幫助家長在忙碌生活中也能簡單做出美味、健康百分百的親子米料理,特別邀請營養師及美食老師現身說法及示範,鼓勵家長選擇最天然的臺灣好米作為孩子主食,從小培養孩子愛吃米食的習慣,並由飲食著手創造臺灣未來主人翁的競爭力。
優質古早味、營養百分百 臺安醫院劉怡里營養師表示,白米不含小麥麵筋(gluten),是非常溫和的食物,適合作為孩子副食品的第一選擇,在孩子滿6個月以後就可以開始試著食用米湯,也就是白米粥上層的汁液,米湯含醣類、維生素B群及葉酸,可提供孩子身體所需能量;當孩子年齡漸長,腸胃道發育健全就可開始提供較清淡的粥品,由稀至濃循序漸進,並搭配當季蔬菜,補充孩子滿滿元氣;超過1歲的寶寶,可以開始吃較軟的米飯,2歲過後咀嚼能力提昇,再進一步添加糙米、紫米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米麩營養價值高 嬰幼兒最佳副食品 農糧署說明,米麩營養價值高,是嬰幼兒最佳副食品,米麩是將糙米或胚芽米膨發或炒焙後磨粉得到,富含維生素B群、膳食纖維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加入熱開水沖泡即可食用,將米麩調成糊狀更可訓練孩子的咀嚼能力,隨著毒奶粉、塑化劑事件的爆發,米麩營養、天然、富有古早味的優點已漸受到重視;另外,將糙米整粒糊化後加上水果乾製成的糙米脆片,不但保留米的營養,加入冰牛奶或鮮果汁更是補充體力的最佳組合。
臺灣好米,食在真有趣 農糧署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父母親很難有足夠時間準備孩子的餐食,該署邀請蔡季芳老師特別示範簡易米料理,幫助家長能更快速提供孩子色香味俱全的米餐點;像是親子飯糰,只要將肉鬆拌上沙拉醬,加上冷的白飯,就可以動手做出屬於自己的創意飯糰,作為早餐或外出郊遊的點心,好吃又好玩,捏飯糰的過程中更可以訓練孩子手部肌肉,從小培養對米飯的情感與喜好,一舉數得。家中若有年紀較小的幼兒,只要將米飯與切碎的海鮮或肉類、青菜一起滾煮,加上少許調味,輕輕鬆鬆就可做出五星級的粥品,由於使用純天然、未過度精緻的食材製作,不但營養均衡,更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抵抗力,奠定未來競爭力。蔡季芳老師也強調,要做出好吃的米料理,一定要使用品質好的臺灣米,像是有CAS標章、產銷履歷、產銷專業區或具有機驗證標章的米,煮成飯才會粒粒分明、晶瑩剔透、口感Q彈,放冷了也一樣好吃。
在地好米是最健康的選擇 農糧署說明,相較於其他糧食作物,稻米不需經過多重精緻化的加工過程,直接脫殼就可烹煮食用,蛋白質品質比其他榖類更佳,必需胺基酸含量均衡、豐富。臺灣在地生產的稻米,不但新鮮、品質優良,且價格大眾化,是大人、小孩主食攝取的最佳來源,親子米料理菜單、米麩及脆片購買管道可於農糧署網站(http://www.afa.gov.tw/peasant_index.asp?CatID=1453)下載,請父母親能多在家為孩子製作米料理,為孩子的飲食健康奠定良好基礎。
|
資料來源: |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糧食經營科 |
更新日期: |
2011/9/1 |
isv8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